垃圾焚燒鍋爐運行技術經驗總結
對于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鍋爐運行人員來說,維持鍋爐設備的正常持續運行在日常的操作中占據著一個不可比擬的位置。一般來說,鍋爐運行包括幾個方面:日常監視與調整操作;事故處理;啟動與停止;優化運行方式與技術改進。在鍋爐正常運行的時候,日常運行的監視與調整操作占主要部分,我們運行人員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圍繞這一內容。
在鍋爐日常運行的監視和調整操作方面來說,“穩定”是關鍵,壓力,溫度,水位,負壓,輸灰等等參數,保持穩定工況是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保障。
簡單來說,穩定工況主要通過“平衡”的手段來取得的,例如汽機負荷與爐內燃燒工況取得平衡,則壓力穩定;給水量與蒸發量(產氣量)取得平衡,則水位穩定;引風量與送風量相平衡,則負壓穩定。
而根據鍋爐運行調節的目的,采取必要的調節手段,是每一個運行人員應掌握的知識。
一日常調節的關鍵------“汽壓”
在鍋爐各主要參數中,保持主汽壓力穩定是其中關鍵,只有汽壓穩定了,其余參數才能穩定下來。汽壓不穩,汽溫,水位都會隨之變化,所以調節時首先要從壓力著手。
汽壓分為外擾和內擾,對于小電廠而言,外擾即外界負荷一般變化不大,因此汽壓的變化都是由內擾即爐內工況改變引起的,故保持爐內燃燒工況的穩定是汽壓穩定的前提。
如果燃燒工況發生改變,比如配風比,垃圾發熱量等因素改變,壓力就會發生變化,要求我們進行調節,從而在爐內工況變化的過渡狀態進入穩定燃燒狀態。
二關注氧量變化
氧量是監視爐內過量空氣系數的一個指標,它與爐內燃燒工況的變化息息相關,如果在外界負荷,燃燒方式,引送風量,漏風量等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氧量就與爐內燃料的放熱量相對應。
一般來說,穩定工況下,爐內的放熱量與送風量相匹配,氧量保持基本不變,主汽壓力也相應穩定在某一數值。氧量增大,說明爐內放熱量小于送風量,這時壓力就會下降,就要求加大垃圾焚燒量,維持壓力。
而因為汽包的蓄熱能力和燃燒設備的慣性,主汽壓力的變化速度慢于氧量的變化速度,因此,關注氧量變化就可以提前判斷壓力的變化方向,從而對壓力的調節起到超前調節的效果,這是調節壓力穩定運行的一個主要依據。當然氧量變化也不能完全說明是燃料放熱量引起,在一些引起燃燒工況變化的操作或事件發生時,也會引起氧量變化。
如吹灰打焦等,但也可以根據其變化來判斷操作的正確或分析事件的原因?傊,關注氧量變化除了可以控制燃燒的經濟性,也是保持各參數穩定的一個重要手段。
而在事故處理及燃燒不穩定的時候,氧量變化更為明顯,特別是氧量突然之間大幅上升,很可能是爐內燃燒極微弱,這往往是即將發生大量出生料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應立即減緩爐排速度,并加強燃燒,不能猶豫延遲。
三注意“提前調節”和“過度調節”相結合
對于蒸汽母管制系統,由于設備較復雜,燃燒系統和蒸汽系統慣性大,因此在參數變化時遲滯較大,但變化的趨勢保持較長,所以在調節時應注意“提前調節”和“過度調節”相結合,特別是對于汽壓來說,如果壓力開始下降,就要求在下降初期開始增加燃料量,延緩其下降幅度,這就是“提前調節”,而如果壓力已經降低一段時間,就要過多增加燃料量,使壓力回升,即“過度調節”。
同時對于母管制系統,壓力變化時不能盲目調節,應分析其變化的具體原因,盡量針對性調節,這樣才能更好更快恢復穩定。
四注意“粗調”與“細調”相結合
在運行參數變化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應采用“快速調節”和“過度調節”的方式,使參數能盡快改變其變化趨勢,即“粗調”。特別是在事故處理下,對水位的調節,尤應注意。
事故情況下,如“甩負荷”“鍋爐滅火”等,這時的水位變化幅度非常大,而且由于“虛假水位”的影響,變化速度也很快,要求運行人員反應迅速,及時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