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垃圾分類社區覆蓋率超七成
實行垃圾分類,既是民生“關鍵小事”,也是社會發展大事。
2018年3月,在武漢市作風巡查第四組指導下,漢陽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啟動垃圾分類工作,截至今年10月底,已覆蓋11個街道的82個社區,社區覆蓋率超七成。
據悉,2018年,漢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綜合考核成績在武漢市排名第一。
社區物業環衛共管
讓“隨手扔”變“隨手分”
“廚余垃圾請投入綠色垃圾桶,快遞紙盒放入藍色的可回收垃圾桶!11月13日上午8時,漢陽區四新街道瀾菲溪岸社區瀾菲溪岸小區,物業管家宋春龍正在小區32棟樓的單元門前,引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
“一早一晚是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時段,我們都會在現場進行引導,每月還會上門入戶指導!彼未糊埵切^首批成為垃圾分類督導員的物業管家,負責小區4棟樓近500戶居民的垃圾分類督導工作。
此外,小區社工和志愿者走進多所中小學幼兒園,“小手拉大手”推進垃圾分類!皨寢,餐巾紙應該丟到灰色的其他垃圾桶里!背抗庥變簣@小朋友能能看見媽媽準備將餐巾紙扔進可回收垃圾桶時,趕緊攔住說。
“通過入戶入校宣傳,截至今年9月,已累計向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專用垃圾袋約6.6萬卷,發放宣傳冊5000余冊,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知曉率已超過90%!睘懛葡渡鐓^書記張晶介紹,2018年3月中旬,漢陽區在瀾菲溪岸小區率先試點“社區物業環衛共管模式”推進垃圾分類。小區11名樓棟管家成為垃圾分類督導員,逐一上門手把手教居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65名清潔員變身二次分揀員,在負責日常衛生工作的過程中,對小區垃圾進行二次分揀。
“社區物業環衛共管模式,與外包給生活垃圾分類市場化企業運行相比,運行成本大大降低!睗h陽區生活垃圾分類專班負責人詹少兵表示,今年,“社區物業環衛共管模式”在漢陽進一步推廣,目前已在30%的物業小區鋪開。
新建老舊小區齊抓
新觀念引來新時尚
“有物業管理的新小區,垃圾分類工作進展較快,無物業的老舊社區也不能落后,也得跟上!闭采俦榻B,漢陽區共有11個街道116個社區476個小區,其中45%為老舊小區。
11月14日,琴斷口街道七里一村社區漢鋼宿舍小區的單元長和志愿者一起,對小區343戶居民逐一上門宣傳垃圾分類,并簽訂居民垃圾分類承諾書。
“宣傳垃圾分類,首先得自己先學先會先做!奔t喇叭志愿服務隊志愿者王天崴今年53歲,在漢鋼宿舍小區居住已有26年,退休前是一名服裝廠的技術員,退休后義務為鄰里縫補、改衣!皬U棄的布料,我會單獨用一個袋子裝起來,投入可回收垃圾桶,過期藥品、電池也會專門收集后投入有害垃圾桶!
七里一村社區第五黨支部書記涂清玲告訴記者,漢鋼宿舍小區是典型的老舊型小區,目前沒有物業公司管理,以前居民直接從樓棟的垃圾管道扔垃圾到一樓,導致小區環境臟亂差,后來管道封閉,在每一單元門前設置垃圾桶,但效果不理想!袄俺S欣鲜、蟲子,還常被流浪狗打翻,垃圾散一地,很不衛生!67歲的小區居民孫先生說。
“要讓垃圾分類的新觀念引領居民生活新時尚!逼呃镆淮迳鐓^黨委書記孫睿華介紹,今年9月,漢鋼宿舍小區設置兩個垃圾分類投放點位,其中一個點位探索試行定時投放。同時,還將為小區每一戶居民發放家用垃圾分類桶,在社區居委會一樓打造垃圾分類館,讓人人知曉、人人參與垃圾分類。
目前,漢陽琴斷口街道七里一村社區、星火社區,以及建橋街道琴臺社區,都在探索適合老舊社區的垃圾分類方法。漢陽力爭到2020年底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